财会月刊


本刊特稿

  • 信息不对称与会计发展论

    谢志华;黄洋;郝君雨;

    信息不对称是人类面临的原生问题,正是这一问题使得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在经济领域,信息不对称会严重地阻碍社会生产力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涉及诸多方面,不少都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经济领域信息不对称的形式并不相同,相应形成不同种类的会计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的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解决了特定经济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还有一些经济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相应的会计予以解决,新技术必然助推这些会计解决相应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025年12期 v.46;No.1000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自媒体信息披露——来自科创板上市公司微博的经验证据

    田高良;张亭;沈怡丹;刘晓丰;

    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背景下,科创板企业能否应用新媒体平台完善信息披露体系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以2019~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手工搜集和分析科创板上市公司在新浪微博这一自媒体平台上的披露细节和特征,并探究科创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其自媒体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科创板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其自媒体信息披露存在系统性影响,即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女性董事占比越高、平均年龄越低,企业通过微博平台开展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与质量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传统媒体关注度以及分析师关注度均对董事会特征与企业自媒体信息披露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本文拓展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媒体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多元化信息披露决策及监管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2025年12期 v.46;No.1000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3K]
  • 税务合规计划的理论基础与应用逻辑——兼论税收合法性边界

    蔡昌;

    税务合规计划是涉税服务的重要内容,以促进企业税务合规、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本文深入剖析税务合规计划的概念重构、内涵特征与演进逻辑,并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基于业财法税融合视角分析税务合规计划的基本原则与价值链逻辑,重点剖析合理商业目的原则、实质性运营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现实应用,并从动机检验、人为状态检验、受益检验、法律条款检验等方面阐释税务合规的法律检验手段,并引入归谬检验规则、常识检验规则、朴素正义检验规则,探索企业财税合规的判断流程与实现路径,为财税合规计划的实践操作提供应用指引。

    2025年12期 v.46;No.1000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 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规范路径研究

    李凤雏;

    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企业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的关键议题。本文以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流程再造理论与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结合国内典型案例,系统探讨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实践挑战与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内部审计的精准性、效率性与协同性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在实践中,内部审计仍然面临制度碎片化导致的执行困难、技术滞后制约审计效率、人才断层影响审计质量以及整改监督乏力等问题。通过构建制度筑基、流程优化、科技赋能、人才强审、协同治理“五位一体”的科学规范管理体系,可有效突破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垂直管理、区块链存证、智能分析工具等创新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了审计效能。面向未来,建议通过立法保障审计独立性、深化区块链与AI技术融合、拓展ESG审计边界、建立动态评级机制等策略,推动内部审计从合规监督向战略价值创造转型。

    2025年12期 v.46;No.100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中美跨境审计会计专题

  • 跨境审计监管的合作与博弈——基于英美协议的文本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蔡闫东;徐陈敏;陈汉文;

    在跨境资本国际流动及非美国公司赴美上市的大背景下,美国与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由于跨境审计监管机构在审计底稿与数据安全审查等核心条款上存在结构性矛盾,投射出跨境审计监管合作中权力博弈与制度冲突的复杂图景。本文选取美国与英国签署的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对协议文本的核心条款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文本及我国配套法律框架提出优化方案。其中,协议文本层面涉及法律依据、监管主导权、合作范围动态调整、信息要求与使用限制、法律冲突预案设计、信息安全管理与保密以及协议退出机制等方面,配套法律框架建设包括完善数据出境安全审查制度和强化境内监管主权等内容。本文希冀为完善我国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的关键条款提供改进建议,以设计符合国际规则的技术性解决方案,切实维护中概股合法权益与保护我国数据主权和国家安全。

    2025年12期 v.46;No.1000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基本逻辑、问题揭示与应对策略

    李文文;韩洪灵;陈汉文;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中美跨境会计审计合作的重要进展,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跨境执业时面临美国审计监管机构的常态化检查。本文以2022~2024年美方审计监管机构对我国跨境执业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报告为基础,遵循“基本逻辑——问题揭示——应对策略”的研究思路,剖析美方跨境审计监管所依循的基本逻辑,揭示我国跨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美方监管在检查对象、检查领域和检查方法方面呈现出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技术纵深、标准趋严和协同性强的结构性特征。透过美方检查报告,我国跨境执业会计师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违反审计监管机构标准或规则、独立性违规以及多重质量控制缺陷等问题,从而折射出相关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程序失范、技术滞后、独立性侵蚀、质量控制缺失与市场准入受限等多重风险。据此提出应对之策:精准掌握美方监管逻辑,优化应对机制;完善技术合规工具,应对技术穿透性检查;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多维提升程序合规性;健全独立审查机制,阻断利益冲突传导;构建质量控制闭环体系,强化质量控制效力;探索申述联动机制,完善“检查—救济”协同。本研究旨在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对跨境审计监管提供思路借鉴,以期促进跨境资本市场流动和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12期 v.46;No.1000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分歧焦点、内在根源与兼容方案

    马一先;曾令宁;陈帅;陈汉文;

    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美双方的合作迈出重要一步。然而在协议内容层面诸如监管合作原则、美方监管权限和敏感信息处理等核心议题仍存实质分歧,折射出双方在监管合作中缺乏三个重要构件,即相互尊重主权的合作基础、数据安全的一致认知以及彼此信任的合作意识。因此,确立主权平等、数据安全与相互信任三大原则是中美双方构建对等高效的跨境审计监管合作机制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通过系统解析美国与法国和美国与瑞士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文本条款,参考国际证监会组织“示范谅解备忘录”,从协议文本结构、协议法律依据、协议目的与原则、国内法优先适用、磋商与沟通机制、信息请求、信息请求评估、信息使用、信息归还、信息继续分享、联合检查程序、信息保密、信息公开、有效性评估、协议形式等核心具体条文方面,为完善中美协议提供涵盖文本结构设计与核心条款设置的多维度参考。本研究致力于解构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的分歧本质,通过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践经验比照,为完善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协议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改进方案,以期实现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协同,为全球资本市场治理体系优化提供解决方案。

    2025年12期 v.46;No.1000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数智化研究

  • 推进AI大模型财务场景高效落地——基于问卷调研的例证

    金源;吕晓雷;王蓓丝;李成智;

    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财务智能化转型也迎来新一轮革新机遇。现有研究表明,AI大模型在财务知识库、智能审核等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究企业端如何推进AI大模型财务场景高效落地,本文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的支持下,开展了“企业AI大模型财务场景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从行业应用、公司实施及从业人员三个层面分析了AI大模型在企业财务场景的应用现状、应用动因与关键阻碍、影响程度与技能需求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端AI大模型财务场景应用程度与组织规模显著正相关。尽管企业普遍认可将AI大模型应用于财务场景具有降本增效、风险预警等优势,但在实际的大模型应用决策过程中仍面临“技术—组织—人才”协同困境。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推进AI大模型财务场景高效落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2025年12期 v.46;No.1000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实验式监管:非银行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策略创新

    武振国;张世超;武亚飞;

    非银行金融科技利用大模型分析用户行为,实现了基于个人习惯的去中心化授信,打破了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的金融逻辑。在传统监管锚点失效的背景下,包容式与专项整治式监管难以兼顾技术创新与金融稳定。实验式监管则凭借其灵活性,增强了监管体系的韧性和适应性。它通过动态、可调整的目标设计以及包容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在反馈机制的赋能下推动监管制度不断优化。随着非银行金融服务市场的不断下沉,监管也需通过实验的方式逐步扩展覆盖范围。面对风险弥散化趋势,仅靠公共部门的监管力量难以为继。公私协同的实验式监管机制不仅能引入私营部门补充监管资源,还可通过跨阶段、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协同应急体系,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从而在稳定与创新之间实现平衡。

    2025年12期 v.46;No.1000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财会研究

  • 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

    刘孟晖;刘怡婷;薛坤坤;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讨论热点话题的当下,践行ESG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而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作为优化企业股权结构的方式之一,其能否以及如何推动ESG表现提升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非控股股东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治理可以通过抑制控股股东掏空、降低经理人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ESG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家族企业、审计质量较低以及股权制衡度较低的企业,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治理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效果更加显著。

    2025年12期 v.46;No.1000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共同机构投资者能提升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吗

    徐焱军;郭欣琳;

    本文以2007~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往往能提升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共同机构投资者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企业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另一方面,共同机构投资者发挥治理效应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所受融资约束越大,共同机构投资者越能显著提高其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2025年12期 v.46;No.1000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会计变革探索

    高严;周祯妮;

    现有会计体系源自西方,主要侧重资本积累与股东利益,强调资本回报和利润最大化。尽管这一模式在追求资本保值、增值、扩张的西方现代化中取得了成功,但忽视了资源配置、社会公平与环境影响等非财务因素。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的现代化”,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现有会计体系难以满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目标,亟需进行深刻的变革,以应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目标的平衡和挑战。为此,本文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会计体系需要变革的关键领域,具体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平发展、应急管理、生态文明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通过分析现有会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不适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会计变革提供新的视角。

    2025年12期 v.46;No.100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 耐心资本研究综述及展望

    代飞;赵鑫;

    本文系统梳理了耐心资本相关研究的演进脉络与核心议题。首先,探究耐心资本从期限偏好到治理革新的理论起源,厘清其内涵,同时基于“时间弹性—风险偏好—价值整合”三维框架解构其核心特征,辨析其与长期资本及风险资本的异同,并对其测度方式进行梳理。其次,从宏观环境(政策支持、社会需求与文化价值观)以及微观主体(资本供给方与资本需求方)双重视角,揭示耐心资本的影响因素,依循“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经济后果”的逻辑构建整合性研究框架。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理论局限与方法短板,提出未来需探究耐心资本在不同经济周期和技术变革阶段的适应性机制、开发跨周期考核评估工具、深化中国情境下耐心资本的政策协同与市场培育机制。研究结论可为我国耐心资本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提供参考。

    2025年12期 v.46;No.1000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案例研究

  • 从特斯拉的供应链脱碳行动看供应链脱碳要点

    叶丰滢;张晞;

    供应链脱碳对于企业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解读特斯拉的供应链脱碳行动,并从一级供应商参与、数据驱动减排决策、先易后难实施激励措施、重视ESG影响应对、内部治理协同减排等五个方面总结特斯拉的经验。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先行者案例归纳企业供应链脱碳行动要点,以支持我国企业有方法、有效率地进行全价值链减排。

    2025年12期 v.46;No.1000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客户低碳转型的溢出效应案例研究

    黄宏斌;董泉;刘慧捷;

    在全球碳排放量攀升、企业低碳转型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传导,使单一企业的低碳转型带来更大的溢出效应,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构建了客户低碳转型对供应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助推机制的理论框架,选取我国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中供排水管道领域的龙头企业青龙管业与其供应商银龙股份作为研究对象,就青龙管业低碳转型带动其供应商银龙股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助推机制及传导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客户的低碳转型可以通过供应链的传导,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多个方面对其供应商产生溢出效应。客户的低碳转型可以通过增加绿色需求倒逼供应商提供绿色产品,迫使其进行技术整改;客户的声誉提升可以缓解自身融资约束,使资金流向供应商,从而使供应商的融资约束也得以缓解;客户低碳转型聚拢了绿色人才,绿色信息的溢出使得供应商企业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在上述三条路径的共同作用下,供应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升。文章为企业低碳转型促进自身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我国绿色供应链建设及“双碳”目标的落地提供了实践启示。

    2025年12期 v.46;No.1000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经管研究

  • 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持续绿色创新——基于动态能力视角

    王喜莲;马苏琪;

    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数字技术应用为持续绿色创新注入了新动能。本文以2012~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究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可显著促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高管环境注意力会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对持续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应用通过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持续绿色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企业、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更显著。

    2025年12期 v.46;No.1000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高管职能烙印异质性深化对国企绿色创新的影响

    吴崇;张佳奇;顾丹;

    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要求国有企业在低碳转型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然而破解国企绿色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始终是当前的一大挑战。在国企管理层市场化选聘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以高管职能烙印异质性深化的作用机理为切入点,本文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管团队职能烙印异质性深化对国企绿色创新提质增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在生产、市场、管理、财务四类传统职能烙印高管存在的基础上,管理层引入金融、法律、技术三类职能背景人才所形成的高管职能烙印异质性深化显著促进了国企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而且与增量效应相比,绿色创新的提质效应显著增强;机制分析表明,高管职能烙印异质性深化可以通过董事会社会网络推动的资源整合、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的资源互补促进国企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管理层权力较大、所属制造行业较先进、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高管职能烙印异质性深化对国企绿色创新提质增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2025年12期 v.46;No.1000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 统筹发展与安全视域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

    杨慧丽;

    在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的背景下,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视域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法理学论证法、规范分析法为主,考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与分类,并从发展与安全的层面提出应对差异化债务风险的宏观治理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策略操作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债务风险治理的方向一方面以守护安全为基础,通过法律适度规制融资与分阶段渐进式化债,同时合理选择化债方式以契合金融安全需求;另一方面以力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行高效精准举债模式与强化债券投资属性。具体策略包括:在地方自行偿债的基础上,通过《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等规范建立针对特定债务风险事件的中央“有限扶助”机制;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监管体系,并辅以专项债券项目、资金使用及政府债务绩效管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问责的制度与程序设计;调动市场资源,灵活、多样化地匹配化债工具。

    2025年12期 v.46;No.1000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