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信东;巴雯新;
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会增加微观企业经营风险和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探讨如何治理杠杆操纵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2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有效抑制民营企业杠杆操纵。机制检验发现,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是国有资本参股抑制民营企业杠杆操纵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国有资本参与度较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以及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中,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杠杆操纵的负向影响更明显。
2025年08期 v.46;No.996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1K] - 蔡雪玲;杨瑚;
资本特征与属性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识别外部耐心资本与内部组织资本,将其厘定为企业多维异质资本组成部分,并基于2010~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企业多维异质资本驱动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耐心资本与组织资本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该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关系型债务与组织资本发挥资源支持作用促进双元创新,而稳定型股权的监督效应尚未得到验证;耐心资本与组织资本因企业产权性质与外部环境特征的不同而对双元创新产生差异性影响。
2025年08期 v.46;No.996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6K] - 孙云云;
本文通过手工收集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考察企业关联委托贷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关联委托贷款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主要通过挤占创新投入和加剧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发放方与接收方的股权关联程度越高,企业关联委托贷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越强;在规模较小、内外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关联委托贷款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拓展性检验表明,企业关联委托贷款既增加了要素投入又降低了产出,从而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本文的研究对于引导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5年08期 v.46;No.996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 王敏;徐鹏;何杰;
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研究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9~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夏普利权力指数方法测度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控制权配置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权与企业ESG表现显著正相关,而两权分离度与企业ESG表现显著负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能够强化大股东控制权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两权分离度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大股东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表现,进而影响企业总体ESG表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媒体关注度能够弱化大股东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
2025年08期 v.46;No.996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 张明;姜鸥宸;蔡治强;
绿色创新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路径,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提供强大动能,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该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增加绿色要素投入和缓解流动性约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资本密集度高、行业竞争度低与税收负担程度低的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拓展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持续绿色创新水平,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2025年08期 v.46;No.996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 吴花平;田芮嘉;
会计法作为规范会计工作、把控经济活动“关口”的基础性法律,自1985年正式立法以来,在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会计法的发展历程,详细梳理了从立法前期到首次制定再到现代发展的关键性节点,特别是1985年正式立法后的四次关键性修订或修正,从中国特色视角重点分析了其所蕴含的独特理念与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会计法从立法到修订或修正均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自信自立和坚持改革创新等中国特色。为继续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进一步提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法与理论体系完善建议,旨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会计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经济制度体系贡献力量。
2025年08期 v.46;No.996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 荆思寒;
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交易方兴未艾,并购浪潮催生了大量商誉,随之而来的商誉减值问题已成为当下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同群效应角度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A股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存在行业同群效应。机制检验发现,竞争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是促使该同群效应形成的重要内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同群效应在非国有、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外部审计质量较低以及公司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2025年08期 v.46;No.996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